最新活動
美國參觀採訪2008 (2008-05-04)

日期:08年5月4至17日

參加人數:15人

 

新聞教育基金在中國外交部駐港專員公署、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及特區政府駐華盛頓及紐約貿易代表處協助下,

組織同業於08年5月4日至5月17日訪問美國紐約及華盛頓兩星期。

 

是次活動乃根據對同業的意見調查所作出,訪問目的有三:

1. 瞭解美國報刊及電視台互聯網跨媒體整合經營的最新趨勢。

2. 美國總統選舉、兩黨策略及部署。

3. 中美關係最新發展與挑戰。

總括而言,訪問團各成員在行程中均積極參與,他們對行程非常滿意,認為能達致擴濶視野的目的、對行業有幫助,

尤其在互聯網整合方面的經驗可供借鑑,期望日後繼續籌辦類似活動。

 

行程安排方面有如下觀察:

1.  14日行程稍長,安排代表出訪有一定困難,日後若再舉辦類似外訪活動,日程宜壓縮在10日之內,當中包含一個周末,

      活動   可以更緊湊,例如每日可以有三至四項活動。

2. 團員可以較少,例如10人以下。

3. 不一定每年都組織訪美,若組織則應如今次一樣,要有特定主題。

4. 美中不足地方乃紐約時報及華盛頓郵報等報章未能安排參觀及座談,可能與金融危機及報業更換高層有關。另外,

     在美國總統選舉選情方面,只得共和黨安排會面,民主黨方面未能有安排。

5. 以後可以考慮英國,歐洲世衛、世貿等國際組織、又或亞洲其他地方。

基金於08年9月27日星期六趁新聞行政人員協會舉辦美國總統選舉研討會時,一併向同業報告訪美行程,總結訪美所取

得可供借鑑的經驗。

 

 訪問行程包括以下機構及組織:

紐約

•劉振民,中國駐聯合國特命全權大使

•James Tisovszky

  Spokesman for the President of the 62nd session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UN

•陳美嘉,香港駐紐約經貿辦事處處長

•Stephen Orlins

  Preside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Steve Capus

  President of NBC News

•Collin Clark

  Vice President, Competitive Analysis,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Chuck Lusting

 Director, Foreign News, ABC News

•Janet Alshouse

 Vice President for Affiliate Relations, FOX News Channel

•Bob Paley

 English Director, Center for Media

•Diane Goldie

  Editor in Chief, AM New York

 

華盛頓

•謝峰,中國駐美公使

•Gene Mater

  Media Consultant, Freedom Forum / Newseum

•Jonathan Levy

 Deputy Chief Economist,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

•Mark Berlin

 Attorney Advisor,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

•Mary Glick

  Associate Director,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 (API)

•Ken Bailes

 Director, Office of Public Affairs, East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 Bureau, US Department of State

•Amy Nicodemus

 Foreign Affairs Officer, Office of Chinese and Mongolian Affairs, US Department of State

•Nancy Dehlinger

  Director of Constituent Services, Republican National Committee

•Frank Quine

  Assistant Dean, Philip Merril College of Journalism,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hristine Harvey

  Online Bureau Director, Philip Merril College of Journalism, University of Maryland

•Daniel Griswold

  Director, Center for Trade Policy Studies (CATO Institute)

• Eddie Mak

 Director – General of the HKETOW

•IMF

 

團員名單:

1.                 

陳早標

基金主席、經濟日報副社長兼總編輯

2.

蘇鑰機

基金秘書長、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3.

許友明

基金總幹事

4.

陳佩琳

亞洲電視助理採訪主任、主播

5.

陳佩敏

蘋果日報副採訪主任

6.

陳旭權

南華早報採訪主任

7.

程鼎一

國泰企業傳訊總經理

8.

張子恩

香港電台執行編輯

9.

張秀雲

商業電台採訪主任

10.

林藹純

星島日報助理採訪主任

11.

李敏念

無綫電視助理執行編輯

12.

李志堅

寬頻電視新聞總監

13.

伍淑嫻

鳳凰電視資訊台助理台長

14.

Renato Reyes                    

無綫電視監製

15.

王惠芳

經濟日報高級採訪主任

 

▲   在紐約中國駐聯合國大使館座談           ▲   團員在聯合國門外合照

 

 

 

 

 

▲   

 

 

 

 

 

 

▲    參觀紐約美國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總部

▲    美國華盛頓國會山莊 

 

 

 


  

花絮:

 

 

 

 


 

參觀美國紐約及華盛頓後之感想: 

 

 

美國行程之旅

      新媒體強調媒體匯流(convergence),影響力以前從課本上略知一二,這次美國旅程印象最深、震撼力最強的正好就是這一點。 還是全國廣播公司(NBC)的新聞總裁Stephen Capus承認事實。與他對話一小時,換來了一堂寶貴傳媒管理課,他道出新媒體影響印刷傳媒銷量,電視收視率也被搶走,而數碼時代的記者講求多功能:攝影、收音及採訪,科技發展又衝擊資深記者尊嚴、道德和操守,記者地位受質疑,數碼城市記者入侵了傳媒以往的編輯主導權,傳媒管理層要在生意與傳媒學間取得平衡,探討新媒體商業運作模式,及公司內部的價值鏈(value chain),竟然成為美國傳媒及學術機構,近期熱點題目,鋒頭蓋過探討大選新聞的採訪手法,這點實在始料不及。

同樣的愛國教育在美國推行起來實在得多,民主、自由的美國價值觀瀰漫國會山莊,一群又一群的學生從全國各州,走到首都華盛頓來,憑吊陣亡的越戰、韓戰及二次大戰士兵,所推崇的是為自由、為民主而犧牲的無名英雄,父親與兒子在咖啡座上討論伊拉克戰爭,這種捍衞民主和自由的思想,從小滲入每個美國人的血液。   

原來愛國教育可以這種形式進行,確實較一番硬道理來得實際,也給現代講求市場包裝的城市人,感覺來得舒服,容易接受一點。   

美國行之前一直也在問:美國經濟在衰退嗎? 但眼前的紐約各大餐廳飯館如常人山人海,歌劇院好戲仍然連場,貨物價格相對其他城市沒有明顯優勢,美國報章開始憂慮次按問題的影響,蔓延至優質樓宇按揭,但世界銀行的專家Prakash Loungani認為,美國資本市場近期信心逐漸穩定,借貸信心改善,但還須要觀察多一段時間,處於十字街頭的美國經濟是好是壞,預料將影響全球多個經濟體系。

如果說美國的民主、自由等現今普世價值,理念上是由下而上,傳媒運作到底要怎樣面對新媒體時代到來?   面對人人也可以是記者的年代,編輯又要怎樣把關而不影響電腦民主潮流? 隨著新媒體快速發展,怎樣的營運方式才可達致生存? 資訊全球化明顯,但西方傳媒取態,是否足夠反映遠東讀者意見? 近期東西方傳媒產生的矛盾,又說明了甚麼問題?  

似乎一切還在摸索,互聯網年代的傳媒應該要怎樣走? 

 Cheung Chi Yan (張子恩)

Managing Editor, Anchor man, RTHK

 

 

美國之行 — 尋變之路

     5月4日當我們一行人走出紐約甘迺迪機場之際,希拉利和奧巴馬還是鬥過難分難解;4日後,美國傳媒已一窩鋒轉向奧巴馬,彷彿提早宣判希拉利的出局!   

  美國政壇的風雲驟變,波譎雲詭,傳媒機構何嘗不是?!報業將死,電視新聞也死.在紐約遇見多位傳媒高層,印象最深刻的,是傳媒人不約而同疲態盡露;或許是面臨淘汰的邊緣,大家都在尋找出路;求變心切,但如何變?怎樣變?應如何裝備再上路?大家都在問.

  過去數十年的新聞工作者/內容提供者,文字的管文字,聲音的管聲音,影象的管影象,各司其位,各安本份,但隨著科技的進步,純然文字記者無復可生存的空間,正如NBC傳媒高層所言,每個人都要找自己的營運組合,獨沽一味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NBC電視新聞網絡似乎深明時不予我,電視新聞已不能緊捉年青人,它利用其短片的優勢,在網上新聞也成為新寵兒,甚至取得35%毛利的佳績.其新聞總監Stephen Capus,對時代的挑戰還是亦步亦趨,慨嘆隨著經濟前景的下滑,媒體營運面對嚴峻挑戰,廣告部與新聞部的對峙沒完沒了,他相信北京奧運會辦得熱熱鬧鬧,但也堅持還要追訪達賴喇嘛.

  科技的急速發展,令傳媒高層他也要大費唇舌,勸誘資深傳媒人與科技擁抱,追訪了一個獨家好故仔,也要與時間競爭,將簡要放在即時新聞網站;為滿足收費電視高要求的受眾,還是考慮多角度去分析新聞事件.Stephen Capus要改造傳媒工作者,要令他們從不同層次去報導新聞,並要將內容切合到適合不同媒體:網上新聞,電視,收費電視.還要作跨媒體的報導:文字,短片,電視.新的傳媒工作者,既要懂得從不同層次講故事,還要掌握科技,談可容易!

  媒體的更新,是否意味媒體人也要改朝換代?  一度顯赫的abc News ,其國際新聞總監指,他們正增聘電子傳媒人Digital Jouralist ,記者要一腳踢包辦採訪,拍短片等,專職發掘問題的傳媒人若笨手笨腳,隨時要靠邊站.

  媒體的唯市場主導下,是促進國與國之間的了解,抑或是強化誤解?西藏問題上,西方傳媒一面倒的將達賴與中國作正邪對立的報導,如何化解這個結,是中國當前頭痛的難題.美國務院外交事務部發言人有頗中肯的觀察,美國媒體和人民對中國的了解,仍受六四事件影響,西藏動亂,令他們沿用這個框架去看問題.

  中美關係,面對美國總統寶座易主,似充滿變數,但又萬變不離其宗,歸根究底,還是利益的計算,正如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倫斯指,國會中沒有親中或反中之分,只有是否符合美國利益的分野,明乎此,即使民主黨上場,中美關係主調還是走策略合作關係.

  不論是走在紐約百老匯大道,還是華盛頓大街,時而遇到傲慢自大的媒體主管,時而碰上真誠交流的新聞總監,時而撞上只愛打官腔的財經界人士,時而遇上樂於賜教的大學教授;周遭大美國主義的氣息有教人窐息的時刻,但其坦蕩蕩的風格,總會給人留下強烈深刻的感受.

  Connie Wong(王惠芳)

Senior Assignment Editor(Political News),

Hong Kong Economic Times  

 

活化電視新聞價值

     科技改善人類生活,同時也為新聞業帶來挑戰。在紐約跟幾家電視台管理層交流時,大家都認為年輕一代愛上網,少看電視、少聽電台、少看報紙,令新聞業面對受眾流失的難題,加上經濟不景,廣告收入下降,營運難上加難。香港也面對同樣挑戰,紐約大都會的新聞高層想到甚麼解決方案?  

      傳統新聞網絡ABC News近年開始製作「互聯網版」,希望吸引網民瀏覽。為節省成本及增加內容,她們會聘請新聞系畢業生擔任digital news reporter,一手包辦採訪、數碼拍攝、寫作及電腦剪接工作。然而,強化了網頁視像內容,是否就能夠有收視?網民就願意付費?廣告商就樂意花費在新聞媒體?紐約的電視新聞人還在尋找答案。

      我卻從新聞傳播學者的交流中,找到未來電視記者要怎樣變化的答案:求變的心和應用科技的能力。面對年輕一代愛上網的行為,我們不變,只會跟未來受眾的距離愈來愈遠。記者不去學習應用資訊科技,新聞「包裝」吸引力就愈弱,失去觀看價值,再好的新聞也未必得到更多受眾認同。  

     「當上記者是一種榮幸」,這句話就在華盛頓Newseum   博物館大堂的宣傳片看到。好一句話令從事新聞業十多年的我感動了一陣子,窩心後又想到,要當一輩子電視新聞人,便要繼續轉動腦筋,活化電視新聞的創意及商業價值。

 Li Chi Kin Earnest (李志堅)

News Controller,

Broadband Network TV News Channel

香港寬頻新聞台總監 

 

雙城記

        要了解一個城市,最好的方法是親身到當地,走走看看,感受民情,無論是好是壞,都是一種享受。兩星期的美國之旅,遊遍紐約和華盛頓,到過許多傳媒機構、智庫、走訪大學新聞學院,了解美國本土的新聞業現況和前景,眼界大開。也有許多時間,我們可以暫且放下新聞從業員的身份,看看兩個城市的不同層面。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到處都見到成群結隊的小孩子。無論在紐約的博物館,或是華盛頓的紀念碑,到處都是學校或團體組織的參觀團,由剛學會步行,或是剛升上高中的學生都有。我很欣賞這種教育方式,有甚麼好得過,一邊參觀二次大戰紀念碑、越戰紀念碑,聽老師講解美國的戰爭歷史;有甚麼好得過,一邊看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一邊聽老師介紹名畫的背後。這比起呆坐在課室內,邊發著白日夢,邊聽老師刻板地讀課本,或是洗腦式地播國歌升國旗,國民教育成效一定顯著百倍。我期望將來,也可以經常在香港,看到一大群小孩子,坐在地上抬起頭兒,津津有味地聽老師講解香港的歷史。可惜的是,現在很少,甚至沒有。  

      另一個令我難忘的情景,是在當地經常可以見到,一家大小坐在草地上,享受日光浴。在香港不可以嗎? 香港當然可以,香港有硬件,例如草地,但軟件欠奉,即是悠閒的生活態度,和享受大自然而非空調設備。當然,這或許也是美國人普遍散漫,令等得不耐煩的香港人暴跳如雷的原因。

      當我們經常討論新聞業前景,報紙銷路和電子傳媒收視收聽率下跌,或是傳媒轉型尋找新路向的同時,有沒有想過,上一次坐在草地上曬太陽是甚麼時候?  

 Lee Man Lim Fanny (李敏念)

Assistant Managing Editor, TVB 

 

香港傳媒要努力了

       當了記者十六年,都是埋首於發掘新聞﹐無暇顧及行業的變化。今次美國之行,卻使我更深入體會網絡文化及現代生活方式對傳媒行業的衝擊。強如NBC、ABC等傳媒巨人,亦充滿危機感,要在營運方式及內容方面努力求變,發展跨媒體營運模式,提供互動及多元化的內容,迎合新一代受眾的要求,以免受到時代淘汰。   

      相對美國傳媒的多元化發展及急劇變化,巿場空間相對細少的香港傳媒行業,顯得有點相形見絀,有急起直追的需要。不過,在劇烈的競爭環境下,傳媒在求變的同時,如何能秉持「求真」、「公道」等核心價值,而不是為了滿足巿場要求而變得過份民粹,或因為政治立場而不顧事實,是傳媒人面對的另一挑戰。  

      今次美國之行,可謂得益良多。唯一的遺憾,是未能獲安排與美國總統選舉的三個陣營的選戰顧問會晤,未能對美國的選舉政治及策略部署有更深入的了解。 

Lam Oi Shun (林藹純)

Assistant Chief Editor

 (News Desk), Singtao Daily 

 

沒有期待的收穫

      坐上飛機的一刻起,所見所聞都在提醒自己,繼續在新聞行業裡的每天,求存和掙扎都只是被動和消極,改變自己的眼光和思維,才是惟一的出路。   

       飛機離地開始,聽著一位前輩的「傳道」,由自身、投資到做新聞,是一套與自己截然不同的概念,最重要的是,做新聞,原來還真的要兼顧商業考慮。  

       一直抗拒的想法,由兩星期前滲進大腦神經,到今天`,期待改變抵抗了排斥。  

       兩個星期的行程所見,傳統電視台危在旦夕,有線新聞網絡要兼顧網上電子業務發展,報章數量正在急速下降,還要面對免費報章跑進市場分一杯羹,或是民間已經出現不少公民記者(citizen media)和流動電子記者(mobile journalist),做新聞,單靠內容和角度似乎已經是相對被動和守舊的做法,新聞既然要論賣點,新聞報道本身可以賣錢,新聞節目也可以圖利,新聞機構才得以自負盈虧,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下,改變思維和調節以應用科技營運,才可以立足。

      「新聞應該是收費的」美國報業組織(API)這樣說,負責培育新聞工作者的組織,告訴我們這個現實。 公司近年正在急速變化,由傳統新聞報道,加入24小時新聞頻道,平日的報道還會加插含有商品味道較重的內容,能夠吸引廣告商的注意力,24小時新聞頻道的空間和自由度亦比較廣闊,於是,報道上較以往多元,新聞空間亦相對擴闊。  

       做新聞是一盤生意,管理好自己是更大的投資,世界和科技不斷轉變,思維和態度不變,只會換來自己與行業一起委縮。  

      本來期待行程能夠觀摩美國選舉的選情和準備工作,也會拜會更多的美國著名新聞機構和政經機關,到今天,發現兩星期所得的,原來可以有更多。  

 Simone Chan (陳佩琳)

亞洲電視助理採訪主任、主播

 

 

讓新聞更豐生命力

      今次有機會跨越半個地球,踏足美國,不單在地理上,亦在思維上邁出一步。新聞行業隨著科技發展已在起變化,現在只要有手提電話、電腦在手,廿四小時直播新聞隨時做到,網絡的普及,對傳統新聞報導帶來的衝擊,值得深思,帶著這份思考,在新聞教育基金安排下,兩個星期的美國之旅,體會新聞行業的變化,獲得一些領會及啟發。   

      在交流過程中,無論香港或美國,傳媒工作確實面臨不少挑戰及考驗,新興的免費報紙,網絡新聞及傳統新聞報導,各自尋找生存及發展空間,但這些衝擊及科技的進步,亦可以令新聞行業,有更豐富的表達渠道及模式,以更互動及切合聽眾、觀眾及讀者的需要,提供新聞資訊。  

       新聞是有生命,隨著時代進步是正常的規律,重點是如何準備,現職新聞工作者自我增值及培訓當然重要,新聞內容的質素,亦是重點所在。好的新聞彷如美食,只要質素好,定會令人滿足及再三回味。  

        或者,是時間我們再向前踏出一步,今次的安排,是很好的機會,讓十多家傳媒機構管理層,與美國媒體,政府及智囊組織取經外,彼此亦有充份空間交流經驗,記者要有敏銳的採訪觸覺之外,亦要在自己的行業,發揮前瞻作用,埋首工作之餘,經常提醒自己要打開眼睛,擴闊思想,迎接新的傳媒年代。 

商業電台新聞及公共事務部

採訪主任 張秀雲

2008年5月17日 

 

美國之行的收穫 

        這次美國之行,收穫良多,仿如有一種充電及注入新思維的感覺!過往十數年歴任平面媒體及電視的歲月,每當外訪時幾乎都要「單打獨鬥」,但這次的「集體考察」,却能增添不少向同業先進學習的良機!二千年初時,亦曾参加過日本外務省組織安排的傳媒訪日考察團,相比之下,或許這次受資源的制約下,仍有可更臻完善之處;但整體的安排都見心思與實効;例如別具匠心安排觀賞歌劇這項文化活動,得以令我對紐約在政治、經濟以至文化上,有更全方位的了解體驗!  

     當然,亦深明組織者方面,有「鞭長莫及」之處,例如在交易所的行程中猶如「趕鴨」般,僅能提問两條問題,有蜻蜓點水般之感;以至在華府接待我們的官員,「層次級別」似仍較「幼嫰」,與我之前訪日時,日方外務省派出課長級官員作背景簡佈,不可同日而語!但總體而言,此行令我有一次難得較全面理解美國的機會.  

      期待類似的活動可延續下去,絕對是一次有益、有建設性以及具實効性的活動……,未知有否「優先權」或「期權」,可為明年的考察,預先報名呢?!  

 Ng Shuk Han Cecilla (伍淑嫻)

Assistant Head of Phoenix

InfoNews Channel, Phoenix TV 

Journalism 2.0 

      如果香港新聞界認為互聯網帶來的資訊科技革命,是一股不知如何招架的浪潮;那這兩星期以來,新聞教育基金訪美代表團耳聞目睹所得的,就是美國新聞界正為應付一場翻天覆地的海嘯尋求出路,卻仍苦無對策。  

     資訊科技發展給新聞業帶來的挑戰有兩個層次:一是新聞業界作為一個行業(industry);個別傳媒機構作為一盤生意(business)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二是傳統新聞媒界過去所扮演的社會角色如何受到衝擊和改變的問題。  

上述兩者之間互為影響,但作為新聞工作者,我更關心後者——那就是說我們如何在新的科技環境下,繼續甚至更好地發揮監察政府;為公眾發掘和提供真確有用的資訊;促進社會理性討論和進步等的角色。  

      過去美國的新聞傳播行業發達,不只是因為它有高度成熟的商業經濟體系,更因為它把新聞和言論自由奉為立國之本,美國如何發展Journalism   2.0,將是十分有趣的課題。

 Chan Pui Man (陳沛敏)

Deputy News Editor, Apple Daily 

 

Content is still king

     Over the past two weeks, we have been told repeatedly by senior editors, academics and even government official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at the media are now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from technological changes, or to be more exact, the emergence of the Internet. Newspaper readership is falling and network TVs' ratings are declining as the young generation now get their news and information online.

      Nobody has a clue so far as to how best to respond to these changes, but the general view is that all media organizations should strive to appear on as many platforms as possible. Thus, TV stations are putting news clips on their website, while newspapers are producing podcast or even vidcast online. The traditional division between print and electronic media is now blurred, and over time they could all be regarded as just news media.

    The impact of such changes on media owners, journalists and even government officials are huge.

     Journalism schools are eager to teach the new generation to be mobile journalists, while regulatory bodies are studying the need for a new umbrella law to police the media online. Audiences are also puzzled, as they are faced with a huge number of channels vying to give them the information they need. One may even question whether journalism as a profession may disappear one day, since everyone can now work as a journalist online.

     But all these technological changes, no matter how rapid and drastic, will not diminish the values of traditional journalism, including accuracy, fairness and balance, as well as the need to investigate and uncover. People are still looking for trustworthy and quality news materials. The survival of the news media, at the end of the day, will not hinge on multimedia technology or fanciful graphics, but quality of their content. A big scoop, a touching story and an exclusive image will be in great demand whether they appear in print, broadcast or online media. Content is still, and will always be, king.

 Quinton Chan

News Editor,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Timely Tales and Tidings

     The trip could not have come at the right time for me. I gained a lot of valuable insights that will come in handy  when I cover the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this year. I'll be doing a half-hour documentary, and this is the kind of "deep background" I need. The experts who briefed us about Sino-U.S. relations, the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and their attitude towards China, the economy, the media were articulate and well-informed.

    Some insights I picked up relevant to the documentary I'll do: Asian Americans don't have as much voting power as Blacks and Latinos. But they could sway states where they have huge communities, especially big ones prized for their electoral votes in the East and West coast.

     Barack Obama is bad for business so China is rooting for the Republican   Party. The Senator is not big on free trade as his voting record shows - 31 percent for liberalisation unlike John McCain at 88 percent. Then again, Mr Obama, if he gets to the White House, may well turn out to be like Bill Clinton whose his campaign rhetoric eventually gave in to realpolitik. The former president ranted and raved against China during the 1992 presidential campaign, but he saw the light and normalised trade ties with Beijing.

    The briefings by media experts were an eye-opener as well. I thought, given the frenzy over the election, the mainstream U.S. media would be booming. It's not. In fact, network news is rapidly shrinking. Newspapers are in a "crisis". Now consumers dictate when and how they want their news. Many are getting it online. News consumption has reached a tipping point. Unprecedented! The Hong Kong media may well end up on the same spot.

     Overall, the trip was fun, the pace, just right and the timing, plus the weather, perfect. Kudos to the Journalism Education Foundation. Well done!

  Renato Reyes

Principal Producer, TVB  

© 2009 Journalism Education Foundation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教育基金版權擁有 | 聯絡電郵:contact@jef.org.hk